郎溪县:乡村振兴新范式:李村村"三变改革"激活产业振兴密码
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,郎溪县十字镇李村村通过"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本、农民变股东"的"三变改革",构建起"政策引导—市场运作—共享发展"的创新闭环,为乡村产业振兴蹚出一条可复制的新路径。
一、智改数转赋能传统农业
李村村整合乡村振兴专项资金,创新打造20亩智能化蓝莓种植基地。突破传统农业设施建设模式,基地配套温控大棚、水肥一体化系统、物联网监测平台等现代化设施,构建起从种植管理到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基础设施体系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遴选运营方,引入专业农业团队建设冷库及电商直播基地,推动蓝莓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,预计年产值突破800万元,形成"种植-加工-销售"一体化现代产业格局。
二、三重效益构建发展共同体
该项目形成"集体增收+就业带动+产业升级"的立体价值创造体系:市场化流转机制实现年集体租金收益15万元,较传统模式提升300%;智能设备操控、质量检测、电商运营等新兴工种提供30个就业岗位,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,低收入群体占比达70%;依托交易平台信息集聚效应,吸引社会资本3倍于财政资金的配套项目,形成"财政资金引导、社会资本跟进、产业能级提升"的良性循环。
三、闭环机制释放改革红利
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运作,项目交易成本降低30%,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比例达1:3,溢价收益反哺集体经济比例超7%。这种"政策支持—平台赋能—市场运作—共享发展"的闭环机制,有效破解农村集体资产闲置低效难题。目前该模式已向设施农业、乡村旅游、仓储物流等领域加速复制,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村产权交易21宗,成交价达7561.81万元,同比增长700%。
李村村实践证明,当政策红利与市场机制深度融合,乡村沉睡资源便能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。通过标准化基建投入、数字化平台赋能、专业化主体引入的组合创新,真正实现"资源变资产"的价值跃升,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开辟发展新路,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"资产运营解决方案"。